
邕城五月,儒风浩荡。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,始建于北宋的南宁孔庙棂星门启、大成殿开启以"习经明道·礼敬先贤"为主题,隆重举行祭孔暨抄经文化盛典。作为广西首个综合性儒学文化展示平台,这座千年文脉地标通过庄严的古礼展演与沉浸式文化体验,为参与者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传统文化对话。

上午十时许,随着浑厚的钟声响起,身着汉服的司仪以“告天启户”仪式揭开活动序幕。仪式既遵循明代《頖宫礼乐疏》规制,创新融入现代教育传统文化的元素——参礼者依次行净手礼,踏过棂星门进入大成殿前广场。

三献礼环节中,身着传统礼服的献官手持香烛、花果,以古礼向至圣先师敬献,让青瓦红墙内的古老建筑成为流动的文化课堂,现场庄严肃穆的氛围令观礼者屏息凝神。

祭孔礼毕,来自社会各界的参礼者端坐于特制传统书案前,用软质毛笔誊写“夫孝,德之本也”的经典章句。活动现场特别设置《孝经》临摹亲子互动区,许多家庭三代同席,祖辈执孙辈之手共书孝道箴言。

“让孩子触摸墨香,比以往的补习课更能体会孝文化的温度。”带着女儿参加活动的市民李女士如是说。因天气原因,抄写《孝经》还进行了分场活动。

在抄经环节,来自内蒙古的格桑老师载歌载舞,一袭红装登上大成殿,她通过婴语波开启与高维智慧的链接,为在场的市民朋友奉上一首婴语波,歌声尤如天籁之音般,穿破云宵把人带入宽敞奔放的意境;

歌声过后的婴波智慧舞,更是如游龙在天一般,俯瞰大地,昂首向天,为世人祈福,空灵的舞姿在自然流淌中摇曳,让人心灵回归自由……参礼者们在这天地人和的优美环境中,用一笔一划在纸宣上呈现“尺素传情”。

抄经活动由东方三道(广西)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。对此,东方三道创始人谢俊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:“东方三道正构建‘礼、乐、书、艺’四位一体的传统文化传播体系,本次在国际博物馆日,受邀来到南宁孔庙一同举办此活动,东方三道旨在通过抄经.习经、诵经、读经文化,融合祭典礼制、经典研习、手作体验的立体化活动模式,弘扬孝道文化”。

谢俊松表示,后续的端午、高考以及一些重大的纪念日活动,东方三道将打造“礼乐书艺”体系,推出文化IP。诸如广西茶叶伴手礼、非遗手工文创等,融入南宁孔庙更多文化元素,持续滋养八桂文脉。

青山脚下,邕江岸边,大成殿前的祈福鼓声持续响起。活动的最后,参礼者们徐徐走上大成殿台阶,举起手中摹写的《孝经》集体合影留念。这场持续近3个小时的文化盛宴,不仅重现“郁郁乎文哉”的礼乐盛况,也重构传统文化叙事。

据悉,本次“5.18”国际博物馆日到馆更趋向年轻群体居多,也较往年人数有所增长,印证了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,更是寓意千年文脉在新时代持续涌动出蓬勃生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