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(独家特稿)解读“习主席的文化理念”系列专题   @【已钜惠五年!】2020年宣传经典套餐“10+30=1800”网媒炒作推广方案   @《自驾中国行》系列采风(行程图集)   @企业不能没文化!   @北京风痕文化传播:多媒体公关宣传/整合营销
  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企业新闻 > 文化

八桂新韵:南宁周村二王庙民俗庙会点亮“乡村振兴”路

时间:2025-05-20 11:06:24  来源:京华时空  作者:

千年古庙连盛世,壮韵祈福润万家。2025年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,晨雾未散,广西南宁江南区吴圩镇周村二王庙,在笼罩缭绕的香火中逐渐醒来。这座始建于北宋哲宗年间的千年古庙,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暨民俗文化喜福节。祈福礼仪与八桂非遗在这碰撞,历史烟云与现代文旅在此交融,为“乡村振兴”奏响了一曲八桂大地的文化强音。

根据史料记载,二王庙为纪念两位护佑壮乡的古代将领而建,庙因二王关朗灵而得名,建成后瑞相迭出,威灵显赫,先是周村及附近的村民来二王庙求财、求子、祈福、求签问卜,因为感应颇多、有求必应十分灵验,十方百姓便纷纷结伴前来朝拜二王庙,以至于慢慢的约定俗成了四月初八举行盛大的庙会节日。

庙会分大会、小会,逢戌逢癸为大会,五年一次,大会做七天七夜,小会时续三日两晚。二王庙历经宋、明、清三代修缮,其飞檐翘角的壮式建筑风格与汉地庙宇规制交融,成为民族融合的独特见证。

上午时分,二王庙旁独木成林的百年榕树下,已聚满远道而来的香客。接着,在喧天的锣鼓和欢快的乐曲中,民俗文化喜福节徐徐拉开展演序幕。本次庙会以“弘扬传统美德,共筑乡村振兴”为主题,推出突出壮乡民族风情的文化盛宴。自治区级非遗“师公戏”率先登场,头戴傩面的艺人以夸张的肢体动作演绎《二王平乱记》,古朴唱腔搭配现代电子声效,展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,引得观众连连喝彩。

南宁平话山歌传承人献唱《远方的朋友欢迎你到壮乡来》,悠扬旋律中穿插即兴创作的乡音声部,引发台下白发老者与青年游客同声应和,形成跨越代际的文化共振。

据悉,从四月初七中午开始,周村及周边村民和戏工、师工、道工还有义工们,就陆续来到二王庙,参加庙会系列活动,直到丑时出演才告一段落。初八早上,师公开始唱正神、道公为二王夫妇诵经超度。良辰吉日,

中国正一派道医、丹道玄灸第一代传承人、二王庙道长霍三功率身边道士信徒、道观居士在庙内焚香祈祷,并给大家发放斋粥和由大米、山泉水、平安符凑成的“福米”袋。

庙会期间的对山歌、师公戏、斗竹马等民俗表演,会同如愿以偿的群众还愿献花络绎不绝,晚上通宵达旦的山歌、戏曲连唱,更是吸引大批市民游客驻足观摩、上香祈福。

午后,广西百家姓联谊会连同桂桂姓氏旅游集团,在二王庙举行百家姓百家宴活动,席间有高山流水、壮族敬酒仪式、刘三姐对山歌等民俗歌舞表演,参会代表以甘泉烹煮茉莉花茶,搭配五色糯米饭、柠檬鸭等壮乡特色美食,宴四海百家姓氏宾客,共话“乡村振兴”演绎文化自信,把庙会活动推向新高潮,织就又一靓丽独特的文旅“新壮锦”。

对此,庙会策划统筹负责人甘增琳在致欢迎辞时表示:“从古老的传说,到今天成为民间信仰圣地,二王庙香客络绎不绝、香火延绵不断,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、祈福,这不仅是信仰的载体,更是乡村振兴的见证”。

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二王庙霍三功道长阐述了自己的愿景,她期待以庙会为纽带,推动民俗文化与文旅康养经济深度发展,让二王庙的古树荫庇万家,圣泉滋养万户,成为八桂大地“文化自信”的璀璨名片,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。

特意前来参加当天庙会活动的市民韦女士,对自己广西人的身份十分自豪。“来到二王庙不禁联想蹁跹,当烟火映照着庙宇飞檐,也照亮了古老周村的振兴之路”,韦女士用诗意的语言说道:“庙会不仅是祈福仪式,也是壮乡儿女的精神图腾,今天这场跨越千年的历史文化相约,正以民俗为纽带,书写着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广西壮美新传奇”。 

最新信息

  风痕,资深媒体人士,网络营销专[详细]

推荐信息

  风痕,资深媒体人士,网络营销专[详细]
郑重声明: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,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